朝晖化工

原则 绿色发展 安全发展

全心全意提供服务,尽职尽责开拓创新佳回报

涂层漏点检测


发布时间:

2025-08-14

在桥梁、储罐、管道等大型结构的防护中,涂层系统就像一层 “铠甲”,能有效阻挡外界侵蚀,延长结构使用寿命。但如果这层 “铠甲” 存在针孔、漏涂等不连续缺陷,就会成为结构退化的 “隐患入口”—— 外界的氧气和电解质会通过这些空隙渗透到基底,导致金属基材发生腐蚀,严重影响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。

在桥梁、储罐、管道等大型结构的防护中,涂层系统就像一层 “铠甲”,能有效阻挡外界侵蚀,延长结构使用寿命。但如果这层 “铠甲” 存在针孔、漏涂等不连续缺陷,就会成为结构退化的 “隐患入口”—— 外界的氧气和电解质会通过这些空隙渗透到基底,导致金属基材发生腐蚀,严重影响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通过科学检测,揪出这些隐藏的涂层缺陷。

什么是涂层漏点?

涂层漏点主要分为两类:

针孔:是穿透涂层的微小空隙或针状孔洞,可能直达基底,也可能未完全穿透。其成因多为涂层无法彻底润湿表面,比如涂料施工时存在气泡破裂、杂质残留等问题。

漏涂点:指涂层中未被涂料完全覆盖的区域。这类问题通常由施工操作不当导致,在复杂结构(如难接近的拐角、缝隙)或隐蔽部位(如埋地管道内部、储罐内壁)中更易出现。

这些缺陷在视觉上可能难以察觉,但一旦投入使用,就会成为腐蚀的 “温床”。因此,在涂层系统投入使用前进行漏点检测和修复至关重要。

检测时机与注意事项

漏点检测并非越多越好,需把握关键时机:

最佳时机:通常在涂覆系统的最后一层完成后进行。不建议每道涂层涂覆后都检测,否则可能因表面污染影响后续涂层的附着力。

适用范围:主要用于金属基材上的新涂覆涂层系统。对于已暴露于浸泡条件的旧涂层,检测可能导致涂层损坏或误判 —— 旧涂层的渗透性、吸湿性或表面沉积物可能干扰检测结果,高压检测的火花甚至可能击穿完好涂层。

两种主流检测方法

根据涂层厚度不同,漏点检测主要分为两种方式:

湿式海绵低压探测

适用场景:涂层厚度小于 500 微米的系统。

设备组成:带海绵纤维的金属端钳(需用自来水浸透)、接地线(连接结构裸露区域)、导线(连接探测装置)。

工作原理:当海绵接触涂层表面时,若存在针孔或漏点,电流会通过空隙形成回路,装置立即发出声音报警。

电压设置:钢材上涂层的电压固定为 67.5V,操作简单易上手。

电火花高压探测

适用场景:涂层厚度大于 500 微米的系统;厚度在 250-500 微米的涂层也可使用,但需精确计算和设置电压。

设备特点:采用金属刷子、氯丁橡胶或线圈电极(替代海绵),电压可调节,使用前需通过计算输入设备。

工作原理:导线连接探测器和测试结构形成环路,遇到漏点时,除声音报警外,还能直观看到火花,检测更精准。

 

总结

两种检测方法有一个共同前提:

基材必须导电,涂层不能导电。含有锌、铝片等导电颜料的涂层无法用这两种方法检测。

涂层漏点检测是守护结构安全的关键环节,它能及时发现那些肉眼难辨的隐患,避免基材因腐蚀过早失效。选择与涂层厚度匹配的检测方法(低压或高压)、正确设置参数(尤其是高压检测的电压),既能确保检测结果准确,又能避免损伤涂层。